•   |  加入收藏
  •     15877333322
当前位置:主页 > 基地风采 > 校企共建 >

社会实践 | 攻坚案例:扶贫产业之柿子产业
日期:2025-03-20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作为富平县的特色,柿子及其加工产品在近年来销量良好, 2018年富平县全县柿子种植规模达到了25万亩,年产量14万吨,加工柿饼3万吨,产值将近20亿元。富平县栽植柿子的历史悠久,在明朝时期富平柿饼的制作工艺就已经十分成熟。1999年以来,富平县曹村镇紧紧抓住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机遇,大力发展有富平特色的柿子产业,依托当地优质的柿子资源和有优势的群众基础,使曹村镇柿饼加工业日渐旺盛。

位于曹村镇的著名企业陕西新农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抓住了电商兴起带来的发展红利,同时结合富平特色柿饼生产优势,为当地扶贫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

2022年7月28日,赴陕西富平县实践小组来到了陕西新农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公司创立者返乡创业青年乔彬彬的带领下小组9位成员参观了该企业,结束参观后小组对乔彬彬进行了采访。从采访中了解到公司以富平柿饼的加工和销售为主,同时还辐射周边农产品如花椒、核桃的电商销售。公司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7名教授成立了新农人专家工作站,探究柿饼加工的无菌、无尘、无硫化,开发柿子的延伸品如柿子醋等。

乔彬彬简要说明了自己从事柿子产业工作的原因。他在零六年九月外出工作,工作了六年,到一二年时带着大约120万返乡创业。在电商行业还没有完全兴起之时,大专毕业的乔彬彬就已经前瞻性地发现了其中的潜在价值,他借助电商平台,帮助家乡滞销的柿子产品进行电商变现。从2012年起,富平县每年的柿子产量成倍增加,产量大,销量也提高了不少,但是后来他发现了富平县柿子产业的基础设施薄弱,厂房少且简陋的问题。于是,他还请了许多专家对当地的产业基础设施进行了改良优化,之后又有上市公司发现了这个产业的潜力之大,又给富平县柿子产业带来了一笔巨大的投资,这也是富平柿子产业兴起的前提。在这之后,乔彬彬还在许多家直播平台对“富柿”进行宣传,效果良好,还请央视著名主持人康辉进行过宣传。


当问到柿子产业的扶贫措施时,乔彬彬介绍:“我们柿子产业扶贫,第一个方面,就是贫困户有种柿子的或者有加工柿饼的,我们就高价收他们的柿子;第二个方面,就是务工,增加就业;第三,我们给他们提供晾晒场地,他们在我们这边晾晒柿饼,然后我们也是高价收购他们的产品;第四个方面,是产业分红,我们公司壮大后的利润分红,拿出一部分给他们;再一个就是我们每年还有爱心扶贫。”除了收购贫困户柿子、增加劳动务工、无偿提供贫困户晾晒棚、给贫困户分红和爱心扶贫外,公司还以代销售柿饼的方式来带动富平县的经济。乔彬彬告诉小组成员,在前年公司带动了6个村集体经济合计1600万元,去年还带动了将近100户贫困户生产柿子。公司解决富平县柿子滞销问题的同时带动集体经济的发展。

小组还从与乔彬彬的交流中了解到了今年柿子生产效能和电商销量的情况。近年企业的生产效果良好,每亩地能生产七八千斤优质柿子。并且柿子树正处于生长状态,未来几年柿子产量还会进一步提高。公司加工的柿饼在淘宝、京东和天猫等电商平台上销量可观,从最开始每年销售2000多斤上涨到每年销售1100多吨。富平柿子是集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这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是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所推崇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式。另外,柿子产业具有稀有性和区位优势。富平县的柿子之所以无法向外扩张,是因为富平柿子在外地种植结果后会让原有的高营养价值下降,这也是限制产业生产效能的重要因素。谈到企业展望,乔彬彬说希望未来能再提高销量、提升服务和解决后期深加工的问题。
最后,乔彬彬还提到近年来富平县存在的一定程度的青年劳动力流失的问题,公司自成立以来发展状况越来越好,吸引了100多个原本外出的青年人回乡参与柿子产业的发展工作。小组成员也衷心祝愿富平柿子产业能让更多青年投身家乡建设,让富平县柿子产业越做越好。